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

蛋白印相老北京

2013年12月31日

蛋白印相老北京[墙根网]
▲ 1875年的观象台浑仪。
蛋白印相老北京[墙根网]
  ▲ 拍摄于19世纪70年代的清漪园十七孔桥和铜牛。图中可见铜牛基座周围被毁的栏杆、昆明湖上的芦苇,曾经繁盛无比的皇家御苑显得一片萧瑟。铜牛旁坐着一位落寞的平民,更为画面平添了几分凄凉。
蛋白印相老北京[墙根网]
  北京辟雍石牌坊。北京国子监内有座乾隆皇帝讲学的地方,名辟雍,其南侧有座建于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的琉璃牌楼,南额“圜桥教泽”,北额“学海节观”。
蛋白印相老北京[墙根网]
婚礼上的新娘。据查尔德留下的照片信息,这位新娘是曾国藩的孙女。
蛋白印相老北京[墙根网]
  ▲ 查尔德于1877年拍摄的圆明园西洋楼。从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出,曾经美轮美奂的西洋楼已是破败不堪。
蛋白印相老北京[墙根网]
  京城街头的驼队。作为当时重要的长途交通工具,骆驼曾是北京城中常见的动物。
蛋白印相老北京[墙根网]
驮轿。用骡子来“抬”的轿子,曾经是中国的一种独特的交通工具。
蛋白印相老北京[墙根网]
北海团城和白塔。
  12月20日,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。馆中陈列的照片记录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史:从达盖尔银版(安布罗银版)到磁性记录材料,从玻璃底片到塑基底片,从蛋白照片(盐纸工艺)到明胶银盐,从需要马车运输的巨大画幅相机到手机随手拍……而那些已经定格了百年以上的老照片,让人们得以目睹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京华沧桑。
  在这些北京老照片中,有一种摄影技术颇为独特,叫蛋白印相工艺。通俗地讲就是这些老照片,是通过鸡蛋清“印”成照片的。
  蛋白印相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摄影工艺,是最早期的摄影技术之一。1850年,就在达盖尔公开其摄影工艺将近11年后,法国摄影师路易・德西雷・布兰卡儿・埃夫拉尔发明并公布了蛋白印相工艺。
  蛋白印相工艺属于直晒式印相工艺,利用纯棉轻质纸张,把蛋清中的蛋白与氯化钠(或氯化铵)形成的乳剂作为感光材料的附着剂,在纸张表面形成光亮的涂层。制作照片时,将蛋白纸浸入硝酸银和水组成的溶液中,对蛋白纸进行感光处理,然后在专用相框中使底片与之接触,暴露在紫外线下,即可形成影像。
  这种工艺在1860年至1890年达到高峰,20世纪以后逐渐被淘汰。有数据表明,1866年,光是英国就消耗了六百万只鸡蛋用于制造相纸,可见其生产规模。如今所能见到的19世纪照片,大多数都是蛋白相片。
  也正是在蛋白印相工艺占据摄影印相技术统治地位的时候,一位名叫托马斯・查尔德的英国摄影师来到北京,留下了同时期最细致、最全面、在摄影艺术上也堪称最高境界的一批北京蛋白印相照片。在中国摄影展览馆陈列的百余张老北京照片中,出自他手的就有12幅,是入选作品最多的一位。
  查尔德1841年出生于英格兰一个建筑学世家1869年他成为一名非职业摄影师。1870年,他受雇于中国海关作为燃气工程师来到北京,负责设计北京地区军事管辖区的煤气系统。也正是从这时开始,查尔德利用业余时间,带着相机游走于北京城内外,拍摄了数百张照片。
  查尔德拍摄的内容主要是北京各处的风景,也有一些室内肖像。
  1877年,查尔德拍摄了毁于英法联军大火的圆明园西洋楼遗存。曾经美轮美奂的西洋楼已是破败不堪。同时期拍摄的清漪园万寿山,山下曾经富丽堂皇的大报恩延寿寺也已经面目全非。
  这些照片,真实记录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。不过,查尔德的作品并不局限于此,还有很多温馨的画面。比如他镜头下的北海团城和白塔,是那样的静美。白塔、团城,岸边柳树、白皮松,倒映在因长时间曝光显得亦幻亦真的湖水中,让人陶醉。这也使查尔德的照片成了当时抢手的热门商品。也许是为了便于销售,查尔德拍摄的照片都会留有亲笔签名,并且对照片分类整理、编号排序。查尔德的细心,为这些珍贵的蛋白照片附加了更多的历史信息。
  1889年,托马斯・查尔德一家回到英国,定居伦敦,但他一直深爱着中国,甚至将自己的家命名为“长安堂”。1898年,查尔德遭遇严重的车祸离世。
  查尔德采用蛋白印相工艺摄制的照片,无论是从构图、光线运用、蛋白照片的印制水平来说,在当时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。一百多年后的今天,再次翻看他的作品,依然能感受到古都的静美。
  本报记者 巩峥
推荐阅读

老北京还在 子弟八角鼓票房重现京城...

2016年6月4日,“八角鼓”作为一种演唱形式的出现,始于清代,早年的“岔曲”属于清朝满洲人八旗的军旅音乐。相传乾隆年间八旗将士征讨西北,他们根据当地民间流行的高腔...[详细]

寻找老北京,记住老传统

庙会,是中国的古老民俗活动,《北京风俗类征•市肆》引《妙香室丛话》道:“京师隆福寺,每月九日,百货云集,谓之庙会。”随着岁月的推移,庙会逐渐淡化了宗教的色彩,日益显现...[详细]

老北京的“三转一响”您听说过吗?...

“三转一响”又称四大件。20世纪60~70年代的流行词,其中三转分别指的是手表、自行车、缝纫机。一响指的的是收音机(话匣子)。当年如果一般家庭有了这“三转一响”在...[详细]

首都博物馆“搭”北京老城 让孩子了解原汁原味老...

生在北京,长在北京,对于这座城市的荣耀你了解几分?如何让习惯了熟视无睹的孩子们擦亮双眼,感受这座近在咫尺、饱经沧桑的城池的雄伟壮观?首都博物馆今日开幕的《读城—...[详细]

老北京为什么一去不返

儿子有一天对我说:妈妈,我在北京长大,可是我那么多地方都不认识,还没有我们班外地同学对北京熟悉!   他说的那些地方,包括:北海公园、景山公园、东四、西四、沙滩、南...[详细]

蛋白印相老北京

12月20日,中国摄影展览馆正式开馆。馆中陈列的照片记录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史:从达盖尔银版(安布罗银版)到磁性记录材料,从玻璃底片到塑基底片,从蛋白照片(盐纸工艺)到明胶银...[详细]

从随迁户到老北京 北京人祖上来自四面八方...

现在一提老北京人,一般指往上数三代都定居在北京的人。您要是往上数四代,就会发现,前面说的那些老北京人,基本也是“随迁户”。历史上凡是作为首都的地方,都是汇聚各民...[详细]

给你一个南腔北调的老北京?--什刹海的京腔哪去了?...

曾几何时,什刹海的三轮车“胡同游”相当红火,甚至成了什刹海旅游的一张名片。“祥子”们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,一口京片子,侃得天南海北的游客们心花怒放。   现如...[详细]

老北京的“坟圈子”

 清明时节是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,在旧时京郊还有“坟圈子”,而今只有七八十岁的老北京人才有些记忆。早年间出了城门往郊外走,时常看到一些绿树环绕的坟地,俗称“坟圈...[详细]

你不了解的老北京

冬日,周末,和久未谋面的朋友相约去了后海。 其实本是要去看德胜门旁的箭楼,但绕楼而行之后,渐入小巷深处,峰回路转,竟是后海晶莹的水。 沿水前行,有寺名曰“...[详细]

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

图画中才有的老北京[详细]

古道热肠的“老北京”

上世纪40年代,有位先生在沙滩的北大读书。他在一家小饭铺就餐。有时没钱,就婉商赊账。老板是个古朴厚道的“老北京”,爽快应承。家里钱一到,他立马还账。如此日久天...[详细]

味道的老北京:另一个老北京,正在消失变成记忆...

那难以言传的味道也许再也不会有了   前门胡同正在拆迁。随着越来越多的胡同消失,北京小吃的栖息之地也越变得来越小了。   在吃的家族中,小吃应该算是最随意...[详细]

京人取暖话当年

旧时,北京冬季十分寒冷,一般人家都用煤炉取暖。虽煤炉的品种繁多,但尤以“不灰木白炉”最为普遍。“不灰木”实为一种矿物质,质似石棉,色白如雪,遇火不燃且传热性能极佳...[详细]

老北京婚俗:就这样悄悄逝去

“20年前,我是最年轻的婚俗专家,可现在,我也77岁了。”作为老北京婚俗最后的见证人——常人春摇了摇头,他知道,那个曾经辉煌的传统,已走到了尽头。   今年,北京内城婚...[详细]

网友评论

最新内容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