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

正月初五迎财神

2012年03月01日

        明天就是正月初五了。说起年初五,很多人都有着半夜就被“轰轰烈烈”的鞭炮声吵醒的经历,怎么比除夕夜闹得还欢?这是人们忙着放鞭炮想趁早迎财神呢!

  为何正月初五要迎财神?这种风俗是怎么来的?各地都有哪些不同的迎财神方式?今天我们就来“八一八”迎财神的风俗。

  起源:“财神”何许人?

  财神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财神爷,根据《封神榜》所载,财神姓赵名公明,民间也称赵玄坛。他原在峨眉山罗浮洞修道,因助纣攻打武王,死后被封为“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”,并统领“招宝天尊”、“纳珍天尊”、“招财使者”、“利市仙官”四个部下。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,因此受人供奉膜拜以求财源滚滚。

  初五接财神,赵玄坛最受尊拜,许多商店、住户都供奉他的神像。其尊容颇凶,乌面浓须,怒睁圆眼,头戴铁冠,一手执钢鞭、一手捧元宝,身下还跨有黑虎,极其威武,故又有“黑虎玄坛”之称。

  民俗专家介绍说,除赵玄坛被尊为财神外,民间还有“文财神”财帛星君和“武财神”关圣帝君的说法。崇文尚武的不同人家各有所司,崇文的人家供奉文财神,尚武的人家供奉武财神。

  “文财神”在民间最受欢迎,又叫做“增福财神”,他的绘像经常与“福”“禄”“寿”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,合起来为福、禄、寿、财、喜。财帛星君脸白发长,手捧一个宝盆,“招财进宝”四字由此而来。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,祈求财运、福运。

  “武财神”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。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,长于算数,发明日清薄,而且讲信用、重义气,故为商家所崇祀,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,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。

  风俗:各地如何迎财神?

 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,所以过了年初一,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――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,各家置办酒席,为财神贺辰。

  正月初五,各商店开市,一大早就金锣爆竹、牲醴毕陈,以迎接财神。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,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,鸣放爆竹,烧金纸膜拜,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。

  各地都有哪些迎财神的风俗?记者这里搜罗整理了一下。

  台湾:在台湾的民间,从农历正月初五到二十日之间,都是商家选择店面于过年后正式“开张”的佳期。此间由商家自行择定开张迎财神的吉日,祭拜的时辰则在上午。一般台湾民众多喜好选在初五当天开张,这天正是“五路财神”的生日,此时接神更能获得吉祥如意,来年生意兴旺,财源广进。

  成都:农历正月初一,是新年的第一天,在一年岁月更新的时候,谁不希望能碰上如意的事情,有个好的预兆?于是,元旦未明之前,人们在拜祖敬祖之后,视历书当年的吉利方向,燃着灯笼火把,奉香鸣放爆竹,开门出行,面对着吉方跪拜,称为“出天方”或“出方”,以迎喜神。

  川南:在川南,大年初一这一天,无论在乡村、城镇,都出现“扫财神”。扫财神当然是由人装扮的,头戴一顶财神爷的帽子,脸上戴个财神的假面具,身穿一件做戏的袍子,手拿一把新扫帚,另一个人敲着小锣,去到人家的门口,扫财神先向门里的主人作个揖,再用扫帚在门口象征似地扫进扫出,左扫右扫。那个敲锣的人,便一边打锣,一边念着:“一扫新年如意,二扫清洁平安,三扫人丁兴旺,四扫百病消除,金银财宝扫进去!扫进去!(此时扫财神必须向门里扫)是非口舌扫出来!扫出来!(此时扫财神必须向门外扫)左扫左发财,右扫右发财!扫也发财!不扫也发财!”这时主人便给扫财神的人赏喜钱,扫财神的人又深深地作个揖,到另外一家去了。

  香港:在我国的港澳地区,还信奉三面大财神和大黑天等。对于后者,据说在密宗诸天部神中,正确的财神称摩诃迦罗,各为大福德自在圆满菩萨,俗名“大黑天”。2004年香港李居明《猴年通性》称今年佛院开放,由中国航天部为继大屿山大佛后为香港制造的铜佛“三面大财神”,供奉在修明佛院内,可于年初三及初四、初五拜财神。

  网友:真正的财神是自己

  迎财神的鞭炮声不断响起,市民们抱着招财进宝美好愿望参与到种种传统风俗中。但不少网友却在论坛上纷纷留言,年轻人的观点很一致:保留迎财神的风俗作为传统文化是有必要的,但必须清楚,真正的财神是自己。

  网友“来得快”认为,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。我们都明白,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,财富的获得需要正当的努力和勤劳的双手,“也就是说,真正的财神其实就是我们自己。”

  “财神日”里的鞭炮只是一种习俗,一种美好的寄托,一种博取财富的信念。很多网友觉得,这种信念“不必非要表达得惊天动地。”。网友“小糊涂”说:“即使你的鞭炮放得再多再响,地下落的也只是纸屑而不是人民币,比尔?盖茨连鞭炮都不会放,人家还照样是大富豪。”

推荐阅读

老北京习俗之过春节(终) 厂甸为何是老北京人的最爱?...

每逢春节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,北京南城琉璃厂就会有厂甸庙会,一年仅有这一次,而且卖的东西很有特色,很多是平日里在别的地方买不到的。...[详细]

北京春节的13个习俗大盘点

说起北京春节的习俗,不妨看看老北京的民谣:“腊八粥喝几天,转眼就是廿三,廿三糖瓜粘,廿四扫房日,廿五炸了丸子炸豆腐,廿六炖锅鱼来炖锅肉,廿七杀只鸭子、宰只鸡,廿八把面发...[详细]

春节习俗:老北京过年循老礼儿

在中国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传统里,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农历新年才是真正的新年。作为一个庆祝农历新年的盛大节日,春节不仅体现着我们对春天的期盼、对生活的美好愿望...[详细]

老北京亲子过大年!正月逛庙会 十五看花灯 清真美食...

在北京过年最重要的两样是京味儿和年味儿。虽然现在的高楼大厦雾霾天代替了多年前的红砖灰瓦四合院,然而每年一次春节的到来,还是让我们尽力复原着京味儿的老传统和...[详细]

白塔寺老街坊们自己办庙会 原汁原味还原老北京习...

老年间的书信怎么还有跪着的?“噗噗噔儿”是个啥?白塔“微妙会”上有答案。1960年白塔寺庙会消失,今年春节前,该地区的老街坊们自发组织,根据当年的记忆,在白塔寺旁办起...[详细]

老北京人的吃"春儿"

春天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节,而过去的老北京人除了踏青之外,就该吃“春儿”了。老北京人的吃“春儿”,叫开春儿第一口,从百姓到皇宫,都要尝这口儿。...[详细]

老北京的冬至习俗

冬至(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),为进九之始。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上升,是个吉日。因此值得庆贺。明、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,谓之“冬至郊天。...[详细]

北京过小年的习俗

小年快到了,年越来越近了.其实从腊八敬佛喝粥起,就已经进入了春节的准备期.老北京时期,一般到腊月二十之后,京城大街上就开始出现“书春摊”、“对子摊”了。“揭对...[详细]

老北京习俗:春分吃太阳糕

昔日的老北京人,在欢度春节与上元节之后,紧接着便在农历二月春分日寅时举行祭祀太阳神的活动,曰“中和节”。 明清两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,清制遇甲丙戊庚...[详细]

惊蛰老北京的习俗-吃懒龙

民俗学家"懒龙司机"表示,按照老北京的习俗,惊蛰这一天应该吃“懒龙”。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讲究这些了。 著名北京民俗专家崔普权老师说,惊蛰这天吃“懒...[详细]

老北京饭桌上的习俗

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。以前的北京都是大家庭生活,三世同堂是很多的。孩子从小就知道绝对不能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,这样做是对家中老人的最大不敬。因...[详细]

老北京岁时习俗

 顺星:正月初八黄昏后,以纸蘸油,燃灯108盏,烧香祭祀,叫顺星(清时习俗)。天诞:正月初九为天帝诞辰。禁屠宰。大高玄殿设皇坛,各道观设醮。 散花灯:十三日,也叫散小人。由堂...[详细]

老北京立春吃春饼习俗

每年立春日,北京人都要吃春饼,名曰“咬春”。吃春饼的习俗,历史悠久。《明宫史·饮食好尚》记载:“立春之前一日,顺天府街东直门外,凡勋戚、内臣、达官、武士……至次日...[详细]

吃春饼 老北京立春的风俗

立春,在我国古代历法上是一个节气,而在老北京来说则是一个风俗。这个风俗与吃分不开,在老北京风俗中立春又叫打春,是老北京人在春节前后的一个重要的风俗,为什么说是...[详细]

春节民俗:腊月二十八“把面发”贴窗花...

“腊月二十八,把面发”,“腊月二十八,打糕蒸馍贴花花”。这是两句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民谣,从中我们可以看出,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,总之各家各户是...[详细]

网友评论

最新内容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