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

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即将上线:在这里听到老北京

2018年02月20日

北京话流利、干脆、土语丰富,一个“吃馒头”,都有餐了、啃了、开了、捋了、垫补了等多种说法。不久后,人们可以在即将上线的“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”中,欣赏到京味浓郁的视频演绎,并领略丰富的老北京传统文化。
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即将上线:在这里听到老北京[墙根网]
“三轮儿!”
“哪儿去啊?”
“东四。”
“五毛。”
“三毛。”
“四毛吧,多了不要。”
“站住,拉吧。”
……
在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作品《北京话》中,一段对“京片子”画面感十足的模拟令人会心一笑。
线上“博物馆”开启老北京文化旅程
碧水蓝天间,故宫角楼无声伫立,将倒影投射在波光粼粼的河面。几秒定格过后,伴随一行“开启老北京文化的奇妙旅程”黑字提示升起,这幅静谧而大气的图景徐徐展开。8幅各具主题,古朴雅致的画卷依次呈现在页面上。北京方言、口传文化、土语图典、吟诵……每个主题都可点击进入详细查看。
这一正处于测试阶段,即将上线的“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”,是国内第一个面向语言文化而研发的开放性社会资源。也是在北京市语委办具体组织下,前后历经5年所完成的一系列北京市语言文化资源调查中最重要的成果。
北京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介绍,迄今为止,北京市先后公布了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包括“通州运河船工号子”、“北京童谣”、“老北京叫卖”、“数来宝”等不少口传文化得以入选。“但非遗保护工程并不单独针对口传文化,所以还是有些很具地方特色的口传文化被遗漏了。即便入选的口传文化,其音像资料也往往是介绍性的,不具备研究性。”
为此,北京市语委与市文化局、文物局、方志办等四家单位联合组织了北京市语言文化资源调查。贺宏志表示,其目的除了查漏补缺外,更要记录保存,在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建成“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”,以展示北京地区语言文化资源的全貌。“这不仅是人们了解认识北京语言文化的窗口,也是抢救、整理、保护正在迅速变化的北京语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。”
遴选发音人留存地道“京片子”
“呜哎~大小~哎,小金鱼儿哎哎~”“葫芦儿哎~冰糖的~葫芦儿~冰糖的葫芦儿啊~”……声声极富特色的吆喝、叫卖,或洪亮高亢,或悠扬婉转。依次点击聆听,让人仿佛重回那居于胡同,门口提担挑货走街串巷的生意人来来往往的旧时光。
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即将上线:在这里听到老北京[墙根网]
这一包含了500多段发音表演的“口传文化”展室,是“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”中的重要内容。贺宏志介绍,项目组成员在田野调查基础上,寻访了数十位北京口传文化传承人,为他们分别录制视频,再现原汁原味的“老北京之声”。
为表现地道北京话而专门开辟的“北京方言”展室,则是数字博物馆的另一亮点。俗称“京片子”的北京话,以极富特色的儿化音、浓重的翘舌音为人们所认知。还有像说“大栅栏”、“西直门”时,将中间一个字“吞掉”的吞字音等等。此外,不少未进入普通话的土语也颇耐人玩味。如将壁虎称作“蝎了虎子”,“稍绷”就是“等会儿”,形容一个人行动迟缓,则是“磨咕”……名著《红楼梦》、老舍的诸多作品,以及侯宝林的相声中,对北京话都有着生动传神的描述。进入数字博物馆点击“北京方言”主题下的视频资料,人们就可以欣赏多位北京话发音人口中纯正的“京片子”了。
而忆起几年前“海选”北京话发音人的盛况,贺宏志不禁感慨,老北京人对北京话真的是非常钟爱!“当时我们一共设置了西城、平谷、昌平、门头沟等8个采录点,选取了几十位包含男女老少在内的发音人,用以展现北京话在城区、郊区、不同人群中的差别和变迁。居民们都特别激动,场面不亚于明星‘选秀’!”
其中,尤以代表了核心城六区的西城区最受关注。作为首个采录点,西城区15个街道办贴出征集北京话发音人的通知后,足足吸引了93位老北京来参加测试。他们来自各行各业,年龄最大的76岁,最小的只有28岁。
在贺宏志看来,北京话发音人的遴选条件既严格又科学,以“老年男性”为例,得是1941-1950年生人,在当地出生长大,未在外地生活两年以上,父母和配偶也均需为当地人,具有小学或中学文化程度。“都是为了尽量保持单纯的语言环境,文化程度太高的话对人会有影响。”此外,为确保摄录质量,发音人还须声音清晰,无口吃、鼻音过重、门齿缺损等状况。
测试时,发音人需要用老北京方言读出规定的单字、词汇、短句。还有讲讲民间故事、谈谈个人经历等“命题作文”,为的是展现自然交流状态下的北京方言。“除了北京话说得地道,还要有一定表达能力,能选上确实不容易。”贺宏志介绍,最终每个采录点只有不到十位老北京被选为发音人,正式录制时得一连录上好几天,十分辛苦。“但大家都觉得能够留下影像资料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,也寄托了乡音乡愁乡情。”
科学保护延缓地域文化“衰老”
除了开通“线上博物馆”,项目组还将发布一本围绕着北京语言文化资源状况的调查报告。多个子项目显示,北京话正逐渐发生着改变,比如儿化音逐渐减少,一些土语也不再为年轻一代所使用。
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即将上线:在这里听到老北京[墙根网]
“我们国家这么多民族,汉语还有8大方言区,每个方言区里小方言数不胜数,像湖南每个县之间,不用普通话都无法交流。所谓‘书同文,语同音’,任何国家都要确立、推广通用语言、官方语言,这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团结统一。”贺宏志坦言,大力推广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,这是语言政策的前提和主流。伴随国际化与人口流动,诸如北京、上海等很多大城市,方言的变迁与退化事实上也是无法避免的。“包括我们‘口传文化’展示的几十种商业叫卖,慢慢这些形式都不存在了,想让它们长久被使用下去是很难的。”
然而,方言又是地域文化的载体,包含着无尽的内涵。人们对家乡的情愫,其实就寄托在建筑式样、风俗习惯,还有语言之中。“要么怎么说‘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’呢!”贺宏志认为,在坚持语言政策的同时,也应科学保护包括汉语方言在内的各民族语言文字。“就像我们现在做的,利用技术手段留存地方语言文化资源,尽可能延缓它的‘衰老’。还有在群众文化活动,学生课外活动,有声媒体中,建议给方言的使用留下一点空间。”
【解词】
这些老北京口传文化你听说过吗?
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即将上线:在这里听到老北京[墙根网]
北京童谣
是指发源并流传于北京地域范围内的汉族童谣,形式简短、音节和谐。如:腊八粥喝几天,哩哩啦啦二十三;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扫房日;二十五,冻豆腐;二十六,去买肉;二十七,宰公鸡;二十八,把面发;二十九,蒸馒头;三十儿晚上熬一宿,大年初一满街走。
露八分
露八分又称漏八分,即将一个四字成语或短语隐去最后一个字,而那隐去的字才是真正想表达的意思。如说“头”,用“独占鳌”,说“饭”,用“粗茶淡”等。“露八分”是在密云古北口镇流传着的一种久远的语言形式,可能起源于商贸、战争,后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自娱自乐。
喊棚
旧时婚礼,临时搭棚聚餐,在新人下轿、挂门帘等每个程序中,司仪都要大声喊出合辙押韵的吉祥话。如:鞭炮响,锣鼓喧,娶亲的喜轿到门前,新人下轿贵人搀。满院的贵客仔细观,新娘长得似天仙,郎才女貌拔了尖……“喊棚”讲究韵律,半喊半唱,现在密云仍有艺人能表演传统喊棚。
(节选自《北京语言文化资源调查报告》)
【测试】
这些字词读对了,才算老北京
1.语音(请用本地话来读下面的字)
把小孩圈(juān一声)家里
暖(nǎo三声)和
淋(lún二声)湿
来客(qiě三声)
侧(zhāi一声)歪着睡
2.词汇(请说出下列事物的本地话说法)
麻雀(家巧儿、老家贼)
蝴蝶(hù四声tiě三声)
姑姑(gū一声dang轻声)
邻居(jiè四声biěr三声(带儿化音))
3.语法
我比他大。比,说成pǐ三声或者bǐng三声。
从这儿往东去有一石头桥。从,说成“打”或jiě三声。
你在这儿坐着。在,说成zǎi三声。
(以上为北京话发音人部分面试试题)
推荐阅读

北京人爱北京话 8个说不出口的原因...

今天您说了吗?北京话属于北京官话,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。有人把北京话的称为“京片子”。北京话的儿化音现象比普通话强得多,语言绵软,而且在老北京居民中保留更多。...[详细]

北京话,暗藏着北京人的规矩,听不懂怎么在北京混!...

北京人不仅能说会道,而且办起事来有礼有面儿,特讲究礼数儿,不必说咱老北京人好礼儿。 比如,过去一早出门无论您碰上谁,街坊也好,同事也罢,一照面儿就会自然而然的打招呼...[详细]

经典!北京妞儿是这么看北京话的!...

打小儿我就喜欢听北京男孩儿说话,倒不是说北京男孩儿嗓音好听。是说那股劲儿,特顺当特戳得住那劲儿。一张嘴啊甭管是男高音还是公鸭嗓,兹要是操着一口京片子叽里呱啦...[详细]

《老炮儿》观影必备:北京话速成手册...

《老炮儿》电影里弥漫着浓重的京味儿,导演管虎是北京人,打小住在后海一带的帽儿胡同,直到12岁才搬离此地;主演冯小刚地道的老北京,此前自己的导演作品也透着浓烈的京味...[详细]

这些北京土语您要都能看懂,算您能个儿!...

要说咱老北京土话,那绝对是让您听了这个词儿,就能想像出一副活灵活现的画面来。不过这老北京土话一般人还真听不懂,除非您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!不信您往下看。...[详细]

北京话有哪些禁忌

北京人老礼儿多,北京话也有许多禁忌。正所谓不能“哪壶不开提哪壶,” “当着矬人不说短话”。   北京是礼仪之地,北京人最忌脏字,常用的骂人话大多为“混蛋”、“...[详细]

北京话“天生”易早逝?

如今东北地域文化流行全国,至少是包括北京在内的大部分北方地区。有意思的是,发起“北京方言的现状和保护课题组”的负责人北京联合大学现代汉语讲师房艳红老师却正...[详细]

探寻北京话的灵魂深处

 在如今的一些“传统”爱好者眼里,普通话和方言似乎是对立的,尤其在北京,传统的“老北京话”似乎就要失传了,年轻人越来越不会北京土语了,但是我们真的要为此哀叹吗? ...[详细]

《全家福》北京话考蒙观众

 央视一套开年大戏《全家福》开播第三日收视就冲到全国第一,在爱奇艺网络独播剧中也高居榜首。全剧围绕四合院几家人的悲欢离合,展示了老北京六十多年的生活变迁...[详细]

爱北京,先跟着电视剧学点北京话

 北京话和普通话的严格区别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得清楚,把北京话和普通话混淆的大有人在,但真正的北京话完全是方言的范畴,跟着《全家福》学北京话对于了解京味文化其...[详细]

老北京话里的动物们

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市民,我们在回忆儿时美好时光的时候,还能想起那些现在少见或已经消亡了的小动物朋友们吗?蚂螂、唧鸟儿、户帖儿、老家贼、臭大姐、铡草妞...[详细]

北京话有哪些道道儿

俗话说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北京在历史上,由于长期处于中原与北方民族的交汇处,所以融合了众多民族的文化、习俗和语言,进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北京话。然而,随着北京城市...[详细]

北京人说北京话

我待见你(喜欢),甭借(不用), 挨墙靠壁儿(靠边),挨着牌儿(依次),插车(插为二声,堵车),自己个儿(个为三声),话碴儿,上赶着,敢情(原来),落忍(忍心),邪乎,邪性,较劲儿...[详细]

方言俚语

北京方言,儿音较多,一般都是字后缀"儿音,而这"儿“音要与前面的字连读。例如:"今天",北京话说"今儿个儿";"傍晚",北京话说"晚么晌儿"。如果没有那儿音,也就没有了北京地方...[详细]

品品北京话

侃   侃与老北京的相声不同, 话语的喻体往往不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自然界里的生物,而是政治术语。所以北京流传民间的政治笑话也最多。多年前《北京晚报》曾刊...[详细]

网友评论

最新内容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