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
首页北京文化京韵遗风老北京的记忆-岁时佳节

七月初七乞巧节(2)

2012年02月29日

这天夜晚,老奶奶在星空下要给儿孙们讲天上的牛郎织女的故事,少女孩童还躲在葡萄架下,仰望着夜空静静地倾听天空牛郎织女会面时的“私话”。旧?,这称为 “听私语”习俗。
    七月初七,老北京还有 “吃巧食”的习俗。四合院里的妇女,这天要用面粉捏制带花的食品及各式各样的面食,如馄饨、面条、花卷,还有用面粉捏成的小耗子、小刺猬、小兔子等,蒸好后要陈列在院子里的几案上,让天上的织女来比评,看谁做得巧、做得精美。夜晚时一家人围坐在院子内一边欣赏星空的星斗,一边吃着各种式样的 “巧食”,其乐融融。七夕节前,街市上的饽饽铺也适时制作出有织女图案的酥饼、酥糖出售,这些酥饼、酥糖俗称 “巧酥”,意味 “巧酥”赠巧人。
    七夕节与其他节日一样,人们在这一天用 “双七水”洗浴,希望能消灾除玻七月初七这一天,女子们还喜欢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,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,而且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。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。农村的放牛娃在这一天还喜欢采摘一些野花编成小花圈,挂在牛的犄角上。传说七月初七是牛的生日,这样做是为祝贺老牛的生日。体弱多病的孩童,这天要将红头绳结七个结,套戴在脖子上,乞求七姐织女吉祥健康。故七月七又称 “小儿节”。老北京还有一种 “拜魁星”的习俗。北京的各大道观从七月初一日起,要立坛祭祀北斗七星?称 “七星斗坛”。道士们要做七天七夜的法事,一些信仰道教的老百姓也常常参与其中,乞求北斗大仙保佑自己。
    在七月初七前后,北京的各种戏园、剧场都要应时上演京剧 《鹊桥会》、《天河配》及昆曲《长生殿》等曲目。各大戏曲名伶,届时都要为百姓献演,戏园爆满,观者如云。
    在七夕节时,老北京的市面上常出售一种叫“磨喝乐”的玩偶——一对手持荷叶的男女小童子玩偶,这对小玩偶又称 “巧神”。
    “磨喝乐”是老北京的俗称,原型是佛经里的 “摩睺罗”——佛教密宗中的大黑天神。大黑天神是佛教中所说的护法之神、?生之神、舞蹈之神,可化身为 “伎艺天女”。从宋代起,“摩睺罗”被引入七夕的习俗,成了“乞巧”的巧神,并且演变成两位俊美活泼的儿童形象,成为牛郎织女的化身。作为七夕节时期的玩偶,“磨喝乐”很受孩子们的欢迎,或许现代家庭中常常摆放的一对亲吻的小童,就是由老北京的 “磨喝乐”演变来的,不过新中国成立前老北京的 “磨喝乐”可不敢做成这样。
    另外,七月七的夜晚有接露水的习俗。一说这天的露水为 “牛女泪”,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泪水。另一种说法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有关。传说牛郎为医治生病的老牛,曾经用百花上的露水给老牛饮水擦伤,结果当天就痊愈了。因此,民间也有了接七月初七的露水疗病的习俗。
   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七夕节已经被定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七夕节积淀着浓郁的民族文化,其文化内涵在于渴望忠贞爱情、思念亲人、期盼团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

来源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
推荐阅读

老北京的记忆-岁时佳节

农历五月端午节后就是夏至节,夏至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二十四节令之一,在古代时要放假三日。夏至日,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白昼最长,夏至?太阳南移,白昼渐...[详细]

老北京的记忆-美食雅趣

老北京过年时,孩童们最喜欢吃的不是那饺子和年菜儿,他们最想吃最爱吃的,是那摆在佛堂里奉神祖的“蜜供”和那色彩鲜艳各种味道的“杂拌儿”。蜜供,您可吃过吗?它是新中...[详细]

老北京的记忆-历史影像

过去老北京流传着一句俗语:“天棚鱼缸石榴树,先生肥狗胖丫头。”这前半句说的就是咱老北京四合院里夏季的别致风景。每遇炎夏,高搭天棚以蔽烈日,闲庭信步,在石榴树和鱼...[详细]

老北京的记忆-京城古貌

现如今崇文门外原花儿市大街已消失,拆迁后原地已盖起了国瑞城等新的小区,新的住宅楼和商业网点早已平地而起。 当我望着这旖旎的新景时,不得不回想起花儿市地区...[详细]

网友评论

最新内容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