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

北京人的衣着走向

2012年02月29日


   新中国成立初期乃至更长时间,北京居民的衣着基本上是“新三年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。1954年,国家对棉布实行凭票供应制度,直到1984年11月,布票和棉花票取消。据报载:1962年,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售一批纳鞋底用的白线绳,不收布票,引起众人抢购,买回去后人们把线绳拆开,织成线衣线裤,以替代毛衣毛裤。同年,公共汽车公司对售票员衣服磨损情况进行了调查。调查表明:14路公共汽车共有售票员66人,实查42人,衣服上有补丁的21人,占实查人数的50%。23路一售票员一身衣服就有10块补丁,可见穿着之艰难。

    “文化大革命”前,北京居民穿戴的主色调是蓝加黑,男性流行“列宁服”和“中山装”。“文革”期间,不分男女老少,盛行“军绿”、“警蓝”。“远看一大片,近看灰、黑、蓝”,就是那个时代北京人在穿戴上留给人们的记忆。改革开放以来,北京人的服饰逐渐从单调走向多样。其形象的比喻莫过于意大利《全景》杂志的评论,曰:“以前人们曾把中国人叫‘蓝蚂蚁’,现在他们已变成‘花蝴蝶’!”

    “花蝴蝶”的故事意味着一种面料的没落,但却孕育了无数服饰的新生。首先是面料的多样,化纤布、呢绒、绸缎、毛线等和棉布一起逐渐填充了人们对服装的追求。然而,布料的消费并没有持续太长,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得成衣消费成为服装消费的主要方式。统计资料显示:80年代,北京居民平均每人一年购买3-4件衣服,而90年代,已经很难对衣服的数量进行统计了。到2009年,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达到1796元,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加1741元。其中,人均购买各类服装支出达到1255元,占衣着支出的2—3以上。

    2010年的夏天已经到来,人们在不经意间会发现,北京之夏宛如一个知性、多情的靓女,一年比一年更俏丽。装点这座城市的,是那些或随意或精致的寻常百姓的服饰。街头巷尾,千变万化精彩纷呈的服装新潮流,像是流动的彩绘,传送着城市美的信息!(单贺 来成)

推荐阅读

北京独有的民间艺术毛猴

“毛猴”是北京独有的靠四味中药材制作的手工艺品。蝉蜕、辛夷、白芨和木通组合,按人的肢体特征粘接成各种形态。2011年底,邱贻生凭一组“黄包车”主题的毛猴,获得了...[详细]

贴福字、春联的讲究

每逢春节时张贴春联是老北京民间传统习俗。春联因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,得以盛行。他曾于除夕时下谕旨:“公卿士庶家,门上须加春联一副。”并在微服私访时亲自为没...[详细]

马尾儿串豆腐

北京人一年四季喜欢吃豆腐。“鱼生火、肉生痰,白菜豆腐保平安,”这是老北京人对豆腐的赞语。 [详细]

北京的“小脚老太太”

生活中,我是一个有些粗放的人,有一些想改却怎么也改不了的陋习,比如随地乱扔,但只要来到北京,我那些陋习就会自然而然地收敛,除有一些面对“皇城”的敬畏之外,害怕那一群...[详细]

清末旧京税事

旧京是大清国的帝都所在,因此与一般地方不同,当时有隶属于地方府县的和隶属于朝廷的两套税收机构,其分工可谓精细。当时但凡是税务,原则上都隶属于户部掌管。清朝...[详细]

儿时零食

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,读小学时,家住西皇城根附近的一条胡同里。胡同口老槐树下,二大爷摆了一个零食摊儿,摊儿上的零食是我儿时美食的主要记忆。 那个零食摊儿,就...[详细]

京人饮食嬗变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方人有一方的饮食习惯。细翻北京《统计志》,便可深谙这个理儿: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,北京人的...[详细]

老地方 老记忆

 随着崇文门菜市场、北京游乐园等多个北京地标建筑的消失,最近“怀旧”成了很多北京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对于许多老北京来说,曾经的老地方已经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...[详细]

北京人的衣着走向

“文化大革命”前,北京居民穿戴的主色调是蓝加黑,男性流行“列宁服”和“中山装”。“文革”期间,不分男女老少,盛行“军绿”、“警蓝”。“远看一大片,近看灰、黑...[详细]

北京的滋味

在北京,哪怕喝白开水,我也能喝出别的什么滋味。谁叫我的许多悲欢离合、喜怒哀乐,都与这座古老的城市联系在一起了呢?谁叫我这个外乡人,呆的久了,都快要被它的风俗与性...[详细]

旧京冬菜

现如今,咱北京的蔬菜市场上,可谓是不分季节,要啥有啥。可回想北京城的历史,这寒冬腊月里,还真曾经历过长时间一冬天一种菜的单调生活。 ...[详细]

寻找那些行将消逝的行当 放大市井生活细节...

京味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《龙须沟》第一幕幕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门外陆续有卖青菜的、卖猪血的、卖驴肉的、卖豆腐的、剃头的、买破烂的和‘打鼓儿’的声音,还有买...[详细]

远去的炊烟

那时日子困苦,人们烧水、做饭都是用自家砌的大锅台。早晨、中午或傍晚,当袅袅炊烟在村子的上空萦绕、飘散,那个破旧的村庄便有了几分生气。 ...[详细]

老北京的团圆饭及守岁

老北京春节最热闹最吉庆的日子就是除夕这一天啦,年三十也叫岁除、年禧,“有钱没钱,回家吃饺子过年”,在这一天外出的人们不管离家多远,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园,要赶回...[详细]

老北京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的民俗

旧京腊月里一次较隆重的祭祀活动就是于腊月二十三祭灶王,“年年有个家家忙,二十三日祭灶王,当中摆上一张桌,两边配上两碟糖。黑土干草一碗水,炉内焚上一股香。当家...[详细]

网友评论

最新内容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