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年票 墙根卡 订酒店 订机票 农家院 旅游保险
首页北京文化京韵遗风说说老北京话(北京方言)

说说老北京话(北京方言)

2012年02月28日

   北京话的一大特点是生动形象。例如北京话里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,没有办法称为“掰不开镊子”,镊子只有掰开才能使用,掰不开就没法用。还有一句话叫做“急得转磨”,也是形容人遇到困难,不知所措,无目的地转来转去的样子。《骆驼祥子》里有这样一句话:“这些人时常为一块钱急得红着眼转磨,就是有人借给他们一块当两块算,他们也得伸手接着。”在何迟的一篇相声里,有“把我哥哥急的直在屋里转磨磨儿”的话,两个磨字叠用。在《牛天赐传》里有一句话:“知道王老师已经走了,天赐自言自语的在书房里转磨了半天。”这里没有着急而又不知所措的意思,只是形容人物来回走动,徘徊的意思。

    北京话里形容某人不善辞令,没有口才,称之为“没嘴的葫芦”。老舍的小说《离婚》中有一段话:“张大哥笑了,‘老李,你看那个小媳妇,没出嫁的时候,真是个没嘴的葫芦,一句整话也说不出来;看现在,小梆子似的,刚出嫁不到一年,不到一年!’”

    北京话形容某人心里有点儿害怕叫做“肝儿颤”,这种害怕往往是因为不摸底,没把握引起的,而不是大的恐惧。个别时候也有直用“肝儿颤”字面上的意思,形容人冻得直打哆嗦。

    另外,形容某人脚步不稳,踉踉跄跄的样子为“脚底下拌蒜”。例如:“二强子的眼睛瞪圆,两脚拌着蒜,东一晃西一晃的扑过来。”(《骆驼祥子》)

    比喻钱财有借无还为“放鹰”,过去北京的八旗子弟喜欢玩鹰,有些没有驯熟的鹰放出去后再也不见飞回来,所以有此比喻。例如:“不能拿钱打水上飘儿,干什么说什么,这需要眼光,手段,小心,泼辣,好不至于都放了鹰。”(《骆驼祥子》)

    形容某人整天无目的地瞎逛,没个准地方落脚,为“打油飞”。例如:“像你这样老实巴交的,安安顿顿的在这儿混些日子,总比满天打油飞强。”(《骆驼祥子》)

    形容全神贯注的样子为“不错眼珠”,指眼睛一动也不动,直盯着看。形容某人整天只知道吃饭睡觉,不干正经事为“浑吃闷睡”,也有说“胡吃闷睡”的。“受他人牵连”称之为“吃挂落”。“在一起瞎混”为“打联联”。

    北京人说某人“揣着明白装糊涂”,也就是“装糊涂”的意思,“明白”本不是物件,无法也无须“揣”在怀里,“揣着明白”实际上是指“心里明白”,用了一个“揣”字,就将心理活动虚拟为形体动作了。

推荐阅读

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即将上线:在这里听到老北京...

北京话流利、干脆、土语丰富,一个“吃馒头”,都有餐了、啃了、开了、捋了、垫补了等多种说法。不久后,人们可以在即将上线的“北京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”中,欣赏到京味...[详细]

那些濒临失传的老北京话,您还会说吗?...

自打北京土语诞生以来啊 就独得全国人民的恩宠 我告诉北京土语 一定要注意低调 可是北京土语非是不听呢 就这么高调,高调,高调 这不,从字母A到Z,北京土语 又开始展现...[详细]

北京探索开课"拯救"老北京话

昨日(5月31日)上午,教育部、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了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(2016)》,同时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和城市版的《北京市语言生活状况报告(一)》(下称《报告》)。据...[详细]

北京人爱北京话 8个说不出口的原因...

今天您说了吗?北京话属于北京官话,是最接近普通话的方言。有人把北京话的称为“京片子”。北京话的儿化音现象比普通话强得多,语言绵软,而且在老北京居民中保留更多。...[详细]

北京话,暗藏着北京人的规矩,听不懂怎么在北京混!...

北京人不仅能说会道,而且办起事来有礼有面儿,特讲究礼数儿,不必说咱老北京人好礼儿。 比如,过去一早出门无论您碰上谁,街坊也好,同事也罢,一照面儿就会自然而然的打招呼...[详细]

经典!北京妞儿是这么看北京话的!...

打小儿我就喜欢听北京男孩儿说话,倒不是说北京男孩儿嗓音好听。是说那股劲儿,特顺当特戳得住那劲儿。一张嘴啊甭管是男高音还是公鸭嗓,兹要是操着一口京片子叽里呱啦...[详细]

您知道老北京话里“鸡子儿”与“鸡蛋”的区别吗?...

我小时候是把鸡蛋叫作鸡子(读儿音)的,不但我这么叫,家里人也这么叫。想吃炒鸡蛋了,大人们会说今天炒俩鸡子吃吧。过生日那天家长也会说,今天你得听话,待会儿给你煮个鸡子...[详细]

《老炮儿》观影必备:北京话速成手册...

《老炮儿》电影里弥漫着浓重的京味儿,导演管虎是北京人,打小住在后海一带的帽儿胡同,直到12岁才搬离此地;主演冯小刚地道的老北京,此前自己的导演作品也透着浓烈的京味...[详细]

北京话有哪些禁忌

北京人老礼儿多,北京话也有许多禁忌。正所谓不能“哪壶不开提哪壶,” “当着矬人不说短话”。   北京是礼仪之地,北京人最忌脏字,常用的骂人话大多为“混蛋”、“...[详细]

北京话“天生”易早逝?

如今东北地域文化流行全国,至少是包括北京在内的大部分北方地区。有意思的是,发起“北京方言的现状和保护课题组”的负责人北京联合大学现代汉语讲师房艳红老师却正...[详细]

探寻北京话的灵魂深处

 在如今的一些“传统”爱好者眼里,普通话和方言似乎是对立的,尤其在北京,传统的“老北京话”似乎就要失传了,年轻人越来越不会北京土语了,但是我们真的要为此哀叹吗? ...[详细]

《全家福》北京话考蒙观众

 央视一套开年大戏《全家福》开播第三日收视就冲到全国第一,在爱奇艺网络独播剧中也高居榜首。全剧围绕四合院几家人的悲欢离合,展示了老北京六十多年的生活变迁...[详细]

爱北京,先跟着电视剧学点北京话

 北京话和普通话的严格区别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说得清楚,把北京话和普通话混淆的大有人在,但真正的北京话完全是方言的范畴,跟着《全家福》学北京话对于了解京味文化其...[详细]

老北京话里的动物们

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市民,我们在回忆儿时美好时光的时候,还能想起那些现在少见或已经消亡了的小动物朋友们吗?蚂螂、唧鸟儿、户帖儿、老家贼、臭大姐、铡草妞...[详细]

北京话有哪些道道儿

俗话说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北京在历史上,由于长期处于中原与北方民族的交汇处,所以融合了众多民族的文化、习俗和语言,进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北京话。然而,随着北京城市...[详细]

网友评论

最新内容

今日热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