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说老北京话(北京方言)
2012年02月28日
北京话里形容某人不善辞令,没有口才,称之为“没嘴的葫芦”。老舍的小说《离婚》中有一段话:“张大哥笑了,‘老李,你看那个小媳妇,没出嫁的时候,真是个没嘴的葫芦,一句整话也说不出来;看现在,小梆子似的,刚出嫁不到一年,不到一年!’”
北京话形容某人心里有点儿害怕叫做“肝儿颤”,这种害怕往往是因为不摸底,没把握引起的,而不是大的恐惧。个别时候也有直用“肝儿颤”字面上的意思,形容人冻得直打哆嗦。
另外,形容某人脚步不稳,踉踉跄跄的样子为“脚底下拌蒜”。例如:“二强子的眼睛瞪圆,两脚拌着蒜,东一晃西一晃的扑过来。”(《骆驼祥子》)
比喻钱财有借无还为“放鹰”,过去北京的八旗子弟喜欢玩鹰,有些没有驯熟的鹰放出去后再也不见飞回来,所以有此比喻。例如:“不能拿钱打水上飘儿,干什么说什么,这需要眼光,手段,小心,泼辣,好不至于都放了鹰。”(《骆驼祥子》)
形容某人整天无目的地瞎逛,没个准地方落脚,为“打油飞”。例如:“像你这样老实巴交的,安安顿顿的在这儿混些日子,总比满天打油飞强。”(《骆驼祥子》)
形容全神贯注的样子为“不错眼珠”,指眼睛一动也不动,直盯着看。形容某人整天只知道吃饭睡觉,不干正经事为“浑吃闷睡”,也有说“胡吃闷睡”的。“受他人牵连”称之为“吃挂落”。“在一起瞎混”为“打联联”。
北京人说某人“揣着明白装糊涂”,也就是“装糊涂”的意思,“明白”本不是物件,无法也无须“揣”在怀里,“揣着明白”实际上是指“心里明白”,用了一个“揣”字,就将心理活动虚拟为形体动作了。